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因检测在指导渝东北地区人工瓣膜术后华法林抗凝的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式指导用量与实际达标剂量,分析两种预测模式的预测能力,并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的渝东北地区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并进行基因检测(CYP2C9&VKORC1)的156例病患,按照基因检测结果分为4组,分别为CYP2C9*3 AA组(142例)、CYP2C9*3 AC组(14例)、VKORC1GA(GG)组(25例)、VKORC1AA组(131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预测模式(国际华法林药物遗传学协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的两种预测公式)计算出指导用量,然后将其分别与实际达标剂量对比,分析引起差别的因素,并对比两种预测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1.国际华法林药物遗传学协推荐公式(方案1)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公式(方案2)预测剂量与实际达标剂量的相关性,方案1(R2=0.606**)高于方案2(R2=0.550**);2.CYP2C9*3 AC组、VKORC1GA(GG)组病例两种预测方案与实际达标剂量相关性不大,方案1相关性分别为(R2=-0.091,R2=0.257),方案2分别为(R2=-0.087,R2=0.304).3.两种方案预测值及实际达标剂量,CYP2C9*3 AC组用量显著低于CYP2C9*3 AA组(P<0.05)、VKORC1GA(GG)组病患用量显著高于VKORC1AA组(P<0.01).结论 国际预测方案更适合渝东北地区人群,但应警惕突变基因人群的抗凝风险性.
文献关键词:
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基因检测;CYP2C9;VKORC1
作者姓名:
靳云洲;潘仲惠
作者机构: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重庆万州 404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靳云洲;潘仲惠-.基因检测在指导渝东北地区人工瓣膜术后华法林抗凝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22(07):47-50
A类:
心脏人工瓣膜置换,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VKORC1GA
B类:
基因检测,渝东北地区,华法林抗凝,剂量预测,预测模式,预测能力,临床运用,运用价值,重庆大学,三峡,大血管,血管外科,CYP2C9,AC,GG,VKORC1AA,药物遗传学,国家卫生健康委,预测公式,预测方案,剂量相关性,突变基因,因人,风险性
AB值:
0.191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