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MHVR合并CABG手术患者术后不同抗凝方案的效果及不良终点事件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MHVR)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术后采用不同的抗凝治疗方案的效果差异及不良终点事件观察.方法 前瞻性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2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实施MHVR联合CABG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40例.A组给予阿司匹林+华法林方案抗凝,B组给予单用华法林抗凝.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性变化,患者的华法林用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时间及控制率等指标,并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前至术后6个月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7 d、术后30 d、术后6个月的血小板计数值较本组术前、术后2 d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0 d、术后6个月时,A组患者的二磷酸腺苷5μmol/L血小板聚集性测定值、二磷酸腺苷10μmol/L血小板聚集性测定值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华法林用量、INR<1.5占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INR首次达到目标时间、INR>2.2占比情况为(4.52±0.77)d、(9.29±2.68)%,低于B组[(4.97±0.84)d、(10.61±2.94)%],A组患者的最佳INR控制率为(49.63±5.74)%,高于B组[(46.24±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A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00%,B组患者为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无不良事件发生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VR联合CABG手术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方案实施抗凝治疗,对于降低血小板聚集性,能早期达到抗凝标准,同时不会增大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影响患者不良事件生存时间.
文献关键词: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术;阿司匹林;华法林方案;抗凝;不良终点事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吕海玉;项梅;林慧君;杨秋喜;余成;任建立
作者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 海南 海口 570311;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海南 海口 57010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陕西 延安 71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海玉;项梅;林慧君;杨秋喜;余成;任建立-.MHVR合并CABG手术患者术后不同抗凝方案的效果及不良终点事件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10):1049-1053
A类:
华法林方案
B类:
MHVR,CABG,手术患者,抗凝方案,不良终点事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术,抗凝治疗,效果差异,海南省,阿司匹林,单用,华法林抗凝,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聚集性,林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时间,控制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时间,血小板计数,二磷酸腺苷,测定值,达到目标,方案实施,大患
AB值:
0.1829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