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缝隙连接蛋白26和30在大鼠2型糖尿病性耳聋模型中的表达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 26和Cx30在大鼠2型糖尿病耳蜗中的表达,及两者在2型糖尿病性耳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以腹腔注射10 mg/L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检测模型成功前及成功后第1、2、3、4、5月的听性脑干反应(ABR),采用HE染色观察两组耳蜗形态变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检测Cx26和Cx30在两组大鼠耳蜗的表达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模型成功后第1、2、3、4、5月Click-ABR 60dBSPLⅢ波、V波潜伏期和Ⅰ~Ⅲ、Ⅰ~V波间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实验组螺旋韧带和螺旋神经节中细胞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x26和Cx30在成模后2、3、4、5月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两种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Cx26和Cx30在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耳蜗中表达减少,且与听力损害出现时间相同.
文献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26;缝隙连接蛋白30;耳聋;2型糖尿病;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法;大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栾峰;张燕;陈旭真;王娜;张璞;曲雁
作者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石家庄050051;唐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河北唐山 063001;联勤保障部队九八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石家庄050000;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北唐山0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栾峰;张燕;陈旭真;王娜;张璞;曲雁-.缝隙连接蛋白26和30在大鼠2型糖尿病性耳聋模型中的表达)[J].解剖学报,2022(01):108-113
A类:
Cx30,60dBSPL
B类:
缝隙连接蛋白,耳聋,耳蜗,Wistar,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检测模型,听性脑干反应,ABR,HE,形态变化,免疫荧光,blotting,Cx26,表达变化,Click,潜伏期,波间期,韧带,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成模,种蛋,听力损害,免疫印迹法
AB值:
0.24703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