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学生急性应激反应与同伴欺凌行为的关联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急性应激反应与疫情常态化管理时期中学生同伴欺凌行为的关系,为制定减少同伴欺凌行为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皖南(宣城市)和皖北(淮北市)2所普通初级中学2 219名学生,调查遭受欺凌和欺凌他人中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躯体欺凌和网络欺凌行为发生情况,并自我回顾性评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社交隔离)期间急性应激反应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中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不同水平急性应激反应与同伴欺凌行为的关联.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理时期中学生同伴欺凌行为报告率为65.8%,遭受他人欺凌和欺凌他人的报告率分别为63.8%和27.1%;遭受他人言语欺凌报告率最高(54.8%),对他人网络欺凌报告率最低(4.6%).疫情期间中学生急性应激反应得分为(6.50±1.67)分.除躯体欺凌他人外,其他类型欺凌他人与遭受他人欺凌行为报告率在高水平应激反应组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高水平急性应激反应与中学生遭受言语欺凌(OR=1.38)、关系欺凌(OR=2.28)、躯体欺凌(OR=1.87)和网络欺凌(OR=2.30)风险增加相关,高水平急性应激反应组中学生言语(OR=1.80)、关系(OR=1.99)、躯体(OR=1.76)和网络(OR=2.32)欺凌他人的风险均高于低水平急性应激反应组(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高水平急性应激反应与不同类型同伴欺凌行为之间均存在关联,且与网络欺凌的关联性较强.
文献关键词:
应激;心理学;暴力;行为;精神卫生;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婷婷;李泳汉;袁梦园;常俊杰;李缘;曹磊磊;王少杰;汪耿夫;苏普玉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口健康与优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临床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婷婷;李泳汉;袁梦园;常俊杰;李缘;曹磊磊;王少杰;汪耿夫;苏普玉-.中学生急性应激反应与同伴欺凌行为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22(10):1462-1466,1471
A类:
B类:
中学生,急性应激反应,同伴欺凌,疫情暴发,疫情常态化管理,相关措施,整群抽样,抽样方法,皖南,宣城市,皖北,淮北市,初级中学,受欺凌,欺凌他人,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躯体,网络欺凌,回顾性评价,社交隔离,不同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报告率,人言,反应得,混杂因素,存在关联,暴力,精神卫生
AB值:
0.1715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