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型围栏养殖模式下2种规格斑石鲷耐高温研究
文献摘要:
鱼类作为水生变温动物,围栏圈养环境海水温度的突变会对其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以2种规格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为实验对象,分析了急性高温(32℃)胁迫后1、3、6h,恢复正常温度(25℃)后6h和12h时,其呼吸频率、血清中葡萄糖(GLU)和皮质醇(COR)含量、血液中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数目、血红蛋白(HGB)含量、红细胞积压(HCT)以及肝脏热休克蛋白(hsp70、90)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32℃高温条件下,2种规格斑石鲷呼吸频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50 g和200 g斑石鲷分别在0.3 h(20 min)和1h时呼吸频率达最高值(P<0.05).2种规格斑石鲷COR和GLU浓度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50 g斑石鲷COR浓度在1 h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GLU浓度在6 h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200 g斑石鲷COR浓度在1 h时显著低于50 g斑石鲷血清COR浓度(P<0.05),恢复6 h后,COR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GLU浓度在高温胁迫期间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恢复12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温胁迫过程中,50 g斑石鲷WBC、RBC、HGB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 g斑石鲷WBC、RBC、HCT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HGB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温诱导2种规格斑石鲷肝脏组织中hsp70和hsp90 mRNA表达量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hsp70和hsp90 mRNA表达量分别在3h和1h达到最高(P<0.05).上述指标在恢复正常温度(25℃)12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急性高温刺激显著增加了 2种不同规格斑石鲷的呼吸频率、COR和GLU含量,上调了肝脏hsp70和hsp90 mRNA表达,小规格的斑石鲷应对高温胁迫具有更强适应调节能力.相关结果为斑石鲷大型围栏养殖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同时也为进一步阐明斑石鲷高温耐受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斑石鲷;围栏养殖;高温胁迫;呼吸频率;血液生理生化;热休克蛋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明月;高云红;高云涛;刘成磊;赵侠;关长涛;贾玉东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 天津 300384;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山东 莱州 26140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明月;高云红;高云涛;刘成磊;赵侠;关长涛;贾玉东-.大型围栏养殖模式下2种规格斑石鲷耐高温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22(06):69-78
A类:
B类:
围栏养殖,养殖模式,斑石鲷,耐高温,鱼类,变温动物,圈养,海水温度,Oplegnathus,punctatus,实验对象,6h,12h,呼吸频率,中葡,GLU,皮质醇,COR,RBC,WBC,HGB,红细胞积压,HCT,热休克蛋白,hsp70,高温条件,1h,最高值,高温胁迫,先上,高温诱导,肝脏组织,hsp90,3h,至正,同对,不同规格,适应调节,调节能力,有效数据,调控机制,血液生理生化
AB值:
0.25886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