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叉头盒"P1蛋白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叉头盒"P1蛋白(FOXP1)在肝内胆管癌(I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选ICC患者48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59.1±10.1)岁,年龄范围42~83岁。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分期等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OXP1在I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存活率并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48例ICC患者对应取得40例癌旁组织。FOXP1在ICC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54.2%(26/48)比92.5%(3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15.76, P<0.05)。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器官侵犯和TNM分期与FOXP1表达情况相关( P<0.05)。共42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1.5(7.75,19.25)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周围器官侵犯、淋巴结转移、高TNM分期(Ⅲ期)和FOXP1阴性表达是影响ICC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FOXP1阳性ICC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为17.5个月,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5.5个月,均高于FOXP1阴性者的总体生存时间14.0个月和无复发生存时间11.1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FOXP1阴性表达与I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不良预后相关;FOXP1可能成为ICC诊断或治疗的新靶点。
文献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免疫组织化学;"叉头盒"P1蛋白;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唐陈伟;童焕军;于小鹏;王寿华;商昌珍;汤朝晖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82;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广州 5102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陈伟;童焕军;于小鹏;王寿华;商昌珍;汤朝晖-."叉头盒"P1蛋白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2(02):91-96
A类:
B类:
叉头盒,肝内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FOXP1,ICC,上海交通大学,学医,新华,根治性切除术,中男,肿瘤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癌组织,癌旁组织,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应取,阳性表达率,正常组织,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随访时间,多因素分析,总体生存,无复发生存时间,恶性生物学行为,不良预后,新靶点,胆管上皮癌
AB值:
0.19827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