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适配体传感器方法检测肿瘤外泌体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外泌体是一种机体内大多数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具有脂质双层膜的微小囊泡,可以直接反映分泌细胞的生理和功能状态,参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通讯,其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外泌体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在这些检测方法中,适配体传感器技术以其价廉易用、响应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帮助肿瘤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获得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并为愈后效果的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常见的适配体传感器有荧光、电化学、比色法、光致发光、横向流动带、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适配体传感器,不同的适配体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特征,文章对几种常见适配体传感器检测肿瘤外泌体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文献关键词:
外泌体;适配体;肿瘤生物标志物;癌症早期检测;适配体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馨;张颖聪;王张敏;张泽;于洪伟;常东
作者机构:
上海市浦东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检验科,上海2013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馨;张颖聪;王张敏;张泽;于洪伟;常东-.基于适配体传感器方法检测肿瘤外泌体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10):1505-1513
A类:
B类:
适配体传感器,肿瘤外泌体,双层膜,小囊,囊泡,功能状态,物质运输,肿瘤早期诊断,诊断和治疗,治疗评估,传感器技术,价廉,易用,灵敏度高,肿瘤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后效,比色法,光致发光,横向流,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检测,肿瘤生物标志物,癌症早期检测
AB值:
0.27613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