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免疫酶活及肌肉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探究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菌群、免疫力和肌肉风味影响,选取同一批次稻田和池塘的中华绒螯蟹在5月和10月对其肠道菌群、免疫酶活和肌肉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肠道优势菌群为软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季节和养殖模式均对蟹的肠道菌群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季节变化对菌群变化的影响更大.从5月到10月,稻田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出现上升趋势,而池塘养殖模式下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则无显著变化.两种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5月的活性均高于10月,在10月池塘模式下的免疫酶活性溶菌酶(LZM)和酸性磷酸酶(ACP)显著高于稻田模式.各组肌肉中均检测出14种呈味氨基酸,呈味氨基酸中甜味氨基酸含量(TSAA)>总苦味氨基酸(TBAA)>总鲜味氨基酸(TUAA),且池塘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肌肉中TSAA和总游离氨基酸TFAA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含量.因此,池塘养殖模式较稻田养殖模式下的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时间上更稳定,免疫酶活更强,肌肉风味更优.
文献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养殖模式;肠道菌群;免疫酶活;肌肉游离氨基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柳兰;龙亚男;张乐纪;张纯;徐来;刘巧;罗杰;杜宗君;杨淞
作者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宜宾市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宜宾 64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柳兰;龙亚男;张乐纪;张纯;徐来;刘巧;罗杰;杜宗君;杨淞-.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免疫酶活及肌肉游离氨基酸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06):1404-1412
A类:
肌肉游离氨基酸,TSAA,TBAA,TUAA
B类:
池塘养殖模式,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Eriocheir,sinensis,免疫力,肌肉风味,优势菌群,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厚壁菌门,造成影响,季节变化,菌群变化,稻田养殖,丰富度,种养,月池,免疫酶活性,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呈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含量,苦味,鲜味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TFAA,更稳
AB值:
0.18922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