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布鲁菌病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患者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18F-FDG PET-CT)检查的表现特点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确诊的15例布鲁菌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全身各组织器官 18F-FDG PET-CT表现,测量各特定部位病变区的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及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的最大标准摄取值,将最大标准摄取值≥肝脏FDG摄取值视为阳性摄取。 结果:15例布鲁菌病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8~64岁,7例有牛羊接触史或食用过牛羊肉,3例有疫区生活史,既往均无肝炎、肝硬化及肝脏肿瘤等病史。临床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无力,5例有腰痛,2例有咳嗽、胸闷,病程为15 d至2个月。所有患者 18F-FDG PET-CT检查均发现全身多脏器受累改变,11例患者的躯干骨髓腔和6例患者的脾脏呈轻度弥漫性阳性摄取,5例患者的胸部或腰椎、8例的肝脏、3例的肺部、3例的前列腺、1例的附睾、1例的脾脏、2例的脊髓、8例的多发淋巴结、1例的腰大肌、1例的股骨头韧带分别可见局灶性FDG摄取值增高。 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可见布鲁菌病患者全身骨关节及软组织脏器感染播散状态,尤其对检出脊柱外脏器组织病变具有优势。
文献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布鲁杆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计算机断层显像;脱氧葡萄糖;标准化摄取值
作者姓名:
张继良;闫峰山;尤阳;王莉;付畅;孙萌萌;张伟峰;廖曙光;范馨;徐俊玲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暨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郑州 450003;河南省组织细胞生物医学转化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和转化中心,郑州 450000;河南省胸科医院医学影像科,郑州 4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继良;闫峰山;尤阳;王莉;付畅;孙萌萌;张伟峰;廖曙光;范馨;徐俊玲-.布鲁菌病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10):625-628
A类:
B类:
布鲁菌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诊断价值,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uted,FDG,PET,表现特点,月河,胸科,组织器官,病灶大小,最大标准摄取值,牛羊肉,疫区,生活史,肝炎,肝硬化,肝脏肿瘤,亚急性,起病,多汗,无力,腰痛,咳嗽,胸闷,受累,躯干,骨髓腔,脾脏,弥漫性,胸部,腰椎,前列腺,附睾,脊髓,淋巴结,腰大肌,股骨头,韧带,局灶性,骨关节,软组织,播散,脊柱,脏器组织,组织病变,布鲁杆菌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计算机断层显像,标准化摄取值
AB值:
0.2993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