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艾滋病合并空洞性肺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文献摘要: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空洞性肺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诊治的52例艾滋病合并空洞性肺病变患者纳入研究。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PTLB)取肺活组织,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成感染组(43例)和肿瘤组(9例),比较组间临床特征、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特征和不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所占比例。
结果:52例艾滋病合并空洞性肺病变患者中,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感染性病变43例(分枝杆菌感染8例,真菌感染35例)和肿瘤病变9例。感染组患者中,<40岁共27例;而肿瘤组患者中,>50岁有8例。52例患者中仅25.0%(13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主要分布在肿瘤组(8例)。肿瘤组患者仅1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而感染组有41例。与肿瘤组患者比较,感染组患者更易出现发热。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显示,感染组多数患者病变边缘可见卫星灶,而肿瘤多数患者病变可见边缘毛刺及分叶。感染组中共42例治愈或好转,肿瘤组中仅2例。
结论:艾滋病合并空洞性肺病变的主要病因有感染(分枝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与肿瘤,可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是否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与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进行鉴别。
文献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空洞性肺病变;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鉴别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飞龙;郭朋乐;谢志伟;邓西子;江松峰;丁岩;李青青;李凌华;蔡卫平;陈谐捷
作者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 5100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飞龙;郭朋乐;谢志伟;邓西子;江松峰;丁岩;李青青;李凌华;蔡卫平;陈谐捷-.艾滋病合并空洞性肺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2(04):263-267
A类:
空洞性肺病变,PTLB
B类:
艾滋病,影像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广州医科大学,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活组织,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成像特征,CD4
,+T,淋巴细胞计数,数所,组织病理检查,感染性,性病变,分枝杆菌感染,真菌感染,肿瘤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毛刺,有感,结合临床,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B值:
0.1413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