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对结直肠穿孔所致粪性腹膜炎预后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穿孔的病原学分布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结直肠穿孔所致粪性腹膜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研究,分析病原学分布,并根据48 h内是否进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分为抗真菌组(n=23)和非抗真菌组(n=31),比较两组感染指标变化趋势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①共54例结直肠穿孔患者被纳入,入院时出现脓毒症并发症40例(74.10%),感染性休克26例(48.15%),30 d病死率为33.33%.②49例患者进行了术中腹腔积液的细菌培养,38例培养结果为阳性,最多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5例(92.11%),且主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22例(57.89%);真菌培养阳性5例(9.26%),主要为白色念珠菌.③抗真菌组和非抗真菌组在第1、3和5天的降钙素原(PCT)、血白细胞计数(WBC)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动态变化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结直肠穿孔病死率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是其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真菌检出率较低,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未能改善预后.
文献关键词:
结直肠穿孔;病原菌;腹腔感染;真菌
作者姓名:
陈晓迎;亢胜男;王凤林;周梧霜;彭艳
作者机构:
400016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晓迎;亢胜男;王凤林;周梧霜;彭艳-.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对结直肠穿孔所致粪性腹膜炎预后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22(05):426-430
A类:
B类:
抗真菌治疗,结直肠穿孔,腹膜炎,病原学分布,重庆医科大学,观察研究,感染指标,指标变化,入院时,脓毒症并发症,感染性休克,病死率,中腹,腹腔积液,细菌培养,大肠埃希菌,广谱,内酰胺酶,真菌培养,白色念珠菌,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Kaplan,Meier,生存分析,穿孔病,腹腔感染,主要致病菌
AB值:
0.2323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