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Ⅲ期与Ⅳ期压疮患者入院时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Ⅲ、Ⅳ期压疮患者入院时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将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出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41例Ⅲ、Ⅳ期压疮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34例、女107例,年龄22~93岁,中位年龄68岁;其中Ⅲ期压疮者37例、Ⅳ期压疮者204例。收集患者发生DVT情况。根据入院后48 h内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否确诊为DVT,将病例分为DVT组(37例)和非DVT组(204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压疮持续时间、卧床时间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肺炎、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截瘫与入院后24 h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Caprini评分等临床资料。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241例Ⅲ、Ⅳ期压疮患者入院时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DVT发生率为15.4%(37/241),其中86.5%(32/37)的患者系无症状DVT,46条下肢DVT中仅累及膝下静脉者29条,占63.0%。2组患者性别、压疮持续时间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肺炎、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年龄、卧床时间、合并截瘫情况、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Caprin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19, Z=-2.04, χ2=4.44, Z=-3.89, t=-2.14, P<0.05或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241例Ⅲ、Ⅳ期压疮患者入院时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3、1.18,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6、1.05~1.33, P<0.05或 P<0.01)。 结论:Ⅲ、Ⅳ期压疮患者入院时具有较高的DVT发生率,年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必要在接诊时重视DVT的针对性筛查及预防宣传教育。
文献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危险因素;年龄;D-二聚体
作者姓名:
张伟;黄红军;张俊峰;刘宝辉;李刚;石凡超;牛希华;杨林
作者机构: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郑州 450004;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郑州 450004;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郑州 450004
引用格式:
[1]张伟;黄红军;张俊峰;刘宝辉;李刚;石凡超;牛希华;杨林-.Ⅲ期与Ⅳ期压疮患者入院时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06):549-554
A类:
B类:
期压,压疮,入院时,发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郑州市,创面修复科,日出,入选标准,中男,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卧床时间,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截瘫,二聚体,Caprini,Mann,Whitney,Fisher,概率法,logistic,无症状,膝下,患者年龄,比值比,置信区间,生下,接诊,预防宣传,宣传教育,压力性溃疡
AB值:
0.2013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