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关系的初步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之间相关性,为深入研究MIF促进HCC的分子机制建立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有乙肝肝硬化(HBV-LC)基础的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52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35~65岁。选择2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组肝组织中MIF、ERK1/2及p-ERK1/2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检测2组肝组织中ERK1/2 mRNA表达;选择HepG2肝癌细胞和L-02正常肝细胞与不同浓度rMIF共培养,通过Western 印迹法检测2种肝细胞ERK1/2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通过RT-PCR检测2种肝细胞ERK1/2 mRNA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
结果:MIF、ERK1/2、p-ERK1/2和ERK1/2 mRNA在HCC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均明显增强(HCC组表达MIF为78.8%,癌旁组表达MIF为75.0%;HCC组表达ERK1/2为80.8%,癌旁组表达ERK1/2为71.8%;HCC组表达p-ERK1/2为75.0%,癌旁组表达p-ERK1/2为46.2%;HCC组表达ERK1/2 mRNA为76.9%,癌旁组表达ERK1/2 mRNA为78.8%),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CC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epG2肝癌细胞ERK1/2、p-ERK1/2和ERK1/2 mRNA表达明显升高,且随rMIF浓度的递增而增加,当rMIF浓度为200 ng/ml时升高最明显,与L-02正常肝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IF、ERK1/2和p-ERK1/2在HCC组织和HepG2肝癌细胞中高表达,提示MIF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
文献关键词: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肝肿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于海鹏;郑英;卢利霞;何昱静;梁昭君;张丽霞;王俊科;秦建伟;李斌;李初谊;王盼;党政;张久聪;于晓辉
作者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60;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消化内科,兰州 730050;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肝胆外科,兰州 73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海鹏;郑英;卢利霞;何昱静;梁昭君;张丽霞;王俊科;秦建伟;李斌;李初谊;王盼;党政;张久聪;于晓辉-.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22(11):1228-1233
A类: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rMIF
B类:
肝细胞癌,癌组织,ERK1,HCC,机制建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第九,九四,乙肝肝硬化,HBV,LC,癌旁组织,中男,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原位杂交检测,HepG2,肝癌细胞,共培养,磷酸化,单因素方差分析,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ml,发生与发展,MAP,酶类,肝肿瘤
AB值:
0.1807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