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因编辑技术在大肠杆菌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大肠杆菌基因组进行改造可以研究基因功能,或改变其代谢途径大量生产原本成本较高的产物,从而获得可以生产特定产物的遗传稳定性工程菌株.目前可以对细菌基因组编辑的方法有Red同源重组、CRISPR/Cas9技术等.Red同源重组是比较传统的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广泛,但编辑效率受整合片段大小的限制,基因编辑过程比较烦琐,且重组后基因组会有FRT位点残留.CRISPR/Cas9技术应用广泛,可靶向基因组特定位置进行编辑,但需要根据编辑位点设计特定的DNA打靶片段.随着人们对这两种技术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衍生出了多种复合基因编辑技术.如Red同源重组和归巢核酸内切酶Ⅰ-Sce Ⅰ的联合运用,Red同源重组和CRISPR/Cas9的联合运用等.本文总结了常用的几种基因编辑技术及复合基因编辑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应用,可为原核生物基因编辑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基因编辑;工程菌株;代谢途径
作者姓名:
晁双英;胡学军
作者机构:
大连大学医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晁双英;胡学军-.基因编辑技术在大肠杆菌中的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22(04):1446-1461
A类:
Sce
B类:
基因编辑技术,大肠杆菌,基因功能,代谢途径,定产,遗传稳定性,工程菌株,细菌基因组,基因组编辑,Red,同源重组,CRISPR,Cas9,编辑效率,比较烦,烦琐,后基因组,组会,FRT,特定位置,打靶,越深,归巢,核酸内切酶,联合运用,原核生物,生物基,编辑方法
AB值:
0.3177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