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沙门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的流行病学及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传染病菌,可引起胃肠炎、肠热症、血液感染及肠外局灶性感染等多种沙门菌病,是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抗生素对沙门菌病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治疗沙门菌病传统一线药物耐药的发生,阿奇霉素已成为常用抗菌药物之一。但已有研究报道耐阿奇霉素沙门菌菌株,且沙门菌对阿奇霉素耐药日益普遍并逐年呈上升趋势。主动外排泵活性增强、内酯环结构被破坏、核糖体甲基化、携带ICE_erm42基因可能是耐药相关机制。沙门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的发现、监测及深入研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延缓其耐药趋势有重要作用。该文将沙门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流行病学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文献关键词:
沙门菌;阿奇霉素;流行病学;耐药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慧娟;王红梅;邓继岿
作者机构:
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 51803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慧娟;王红梅;邓继岿-.沙门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的流行病学及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22(10):699-702
A类:
肠热症,erm42
B类:
阿奇霉素,食源性,胃肠炎,血液感染,局灶性,沙门菌病,病传,药物耐药,常用抗菌药物,外排泵,内酯环,核糖体,甲基化,ICE,相关机制,耐药趋势,药流,耐药机制
AB值:
0.22277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