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田鼠巴贝虫方法建立及初步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 建立一类荧光重组酶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扩增的田鼠巴贝虫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细胞色素B基因为靶序列,设计3组引物及荧光探针建立田鼠巴贝虫的检测方法并优化引物.设置37℃、38℃、39℃、40℃、41℃、42℃等6个温度梯度进行反应温度条件优化.将基因组DNA稀释至1 ng/μL、100pg/μL、10pg/μL、1 pg/μL、100 fg/μL、10 fg/μL、1 fg/μL等7个浓度梯度进行该方法的敏感性评价,采集恶性疟及间日疟患者血液样本进行特异性评价.取445 200、89 040、17 808、3 561.6、712.32、142.46、28.49、5.7、1.14、0.23不同田鼠巴贝虫载量的样本进行虫密度最低检测限实验.选取16例临床发热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荧光RPA与巢式PCR检测,评价结果一致性.结果 建立的荧光RPA法可特异扩增出150bp的田鼠巴贝虫目的片段,最佳反应温度为39℃.该方法针对基因组DNA的检测敏感性最低可达10fg/μL,不同田鼠巴贝虫密度样本的最低检测限量为0.23个/μL.该方法在对恶性疟、间日疟患者血液样本的检测中均未出现交叉反应.荧光RPA与巢式PCR各检测16例临床发热患者血液样本,均检出9例田鼠巴贝虫阳性,7例田鼠巴贝虫阴性,结果一致.结论 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田鼠巴贝虫方法敏感性强、特异性好,有望应用于巴贝虫感染的快速检测及风险监测.
文献关键词:
田鼠巴贝虫;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监测
作者姓名:
强焜;徐斌;胡薇;周瑞敏;宋鹏;陈军虎;郑彬
作者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科技部国家级热带病国际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上海200025;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传染病病原生物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强焜;徐斌;胡薇;周瑞敏;宋鹏;陈军虎;郑彬-.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田鼠巴贝虫方法建立及初步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22(04):305-310
A类:
150bp,10fg
B类: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田鼠巴贝虫,初步评价,recombinase,polymerase,amplification,RPA,快速检测方法,细胞色素,靶序列,引物,荧光探针,温度梯度,反应温度,温度条件,条件优化,100pg,10pg,浓度梯度,敏感性评价,恶性疟,间日疟,血液样本,载量,检测限,发热患者,结果一致性,限量,交叉反应,风险监测
AB值:
0.203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