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屈光状态改变的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后的屈光状态改变,探讨ROP患儿屈光状态与注药次数、孕周、出生体质量、眼轴、视网膜血管发育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并诊断为"2型ROP阈值前病变"的患儿64例(127眼)。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按需行IVC治疗,以治疗次数分为注药0次(A组)共22例(43眼)、注药1次(B组)共30例(53眼)、注药2次(C组)共18例(31眼),在其矫正胎龄3、6、12个月时,观察屈光状态,记录等效球镜度(SE)、散光、眼轴、视网膜血管分区等情况。3组SE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散光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SE与孕周、出生体质量、眼轴及视网膜血管分区的关系采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矫正胎龄3个月和6个月时,3组SE及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矫正胎龄12个月时,3组SE及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6.59,
P=0.002;
H=7.39,
P=0.025)。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6;
P=0.007),A组与C组散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0)。矫正胎龄12个月时,3组屈光不正发生率、近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光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96,
P=0.011)。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08,
P=0.008;
χ2=6.82,
P=0.009)。矫正胎龄3个月时,SE与孕周(
r=-0.18,
P=0.043)、出生体质量(
r=-0.19,
P=0.032)、眼轴(
r=-0.26,
P=0.003)、视网膜血管分区(
r=-0.20,
P=0.023)均呈负相关;矫正胎龄6个月、12个月时,SE与眼轴呈负相关(
r=-0.30,
P=0.001)。
结论::矫正胎龄12个月时,IVC治疗后ROP患儿远视储备低于自发消退的ROP患儿,重复注药对ROP患儿短期屈光状态无显著影响。
文献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屈光状态;近视;散光;康柏西普;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冉宏运;任建涛;李姝婵;韩海涛;艾朝晖;蒋可可;张杰
作者机构:
潍坊眼科医院眼底病区,潍坊 26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冉宏运;任建涛;李姝婵;韩海涛;艾朝晖;蒋可可;张杰-.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屈光状态改变的临床研究)[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2(04):298-303
A类:
B类: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屈光状态,状态改变,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ROP,注药,孕周,出生体质量,眼轴,视网膜血管,血管发育,发育情况,潍坊,眼科医院,阈值前病变,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次数,胎龄,等效球镜度,SE,散光,单因素方差分析,光比,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屈光不正,近视率,远视储备,自发消退,药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B值:
0.2012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