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视觉训练系统联合传统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评估视觉训练系统4(VTS4)联合传统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纳入4~10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受试者168例。根据患儿监护人意愿将受试者分为传统+VTS4疗法组84例和传统治疗组84例,其中传统+VTS4疗法组行传统综合疗法联合VTS4治疗,传统治疗组仅接受传统综合疗法,2个组受试者均连续训练1年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采用扩瞳后电脑验光仪和视网膜检影法测定等效球镜度(SE);采用同视机检查同时视觉和融合视觉;采用Titmus立体图检查立体视;采用IOLMaster 500检查眼轴长度(AL)和角膜曲率(Km)。比较2个组受试者治疗1年后的基本治愈率、BCVA、三级视功能恢复率、△SE、△AL和△Km,评估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近视漂移情况。将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按年龄分成4~5岁组42例和6~10岁组42例,比较不同年龄亚组受试者基本治愈率、BCVA、三级视功能恢复率的差异。基本治愈为视力提高至0.9及以上、屈光度明显改善、治疗6个月后无复发,基本治愈率为基本治愈例数/总例数×100%。结果: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基本治愈率为58.33%(49/84),优于传统治疗组的40.48%(3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58,
P=0.021)。传统+VTS4疗法组BCVA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37,
P=0.011)。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恢复率分别为87.93%(51/58)、78.33%(47/60)和70.77%(46/65),高于传统治疗组的65.57%(40/61)、57.81%(37/64)和52.86%(3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8.259、5.968、4.566,均
P<0.05)。2个组受试者△SE、△AL、△K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传统+VTS4疗法治疗1年,4~5岁组基本治愈率为69.05%(29/42),高于6~10岁组的47.62%(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67,
P=0.046);4~5岁受试者BCVA和立体视恢复率均优于6~1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046,
P=0.041;
χ2=4.624,
P=0.032)。
结论:传统+VTS4疗法能够提高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视力,有助于弱视患儿三级视功能的建立,不额外增加患儿的近视漂移,对低龄患儿效果更加明显。
文献关键词:
弱视/治疗;儿童;屈光不正;视知觉游戏;视力;双眼视觉/生理;立体视/生理;近视漂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迟英杰;王华君;李霄;骆瑶;郑广瑛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河南省儿童眼病防治工程研究中心,郑州 45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迟英杰;王华君;李霄;骆瑶;郑广瑛-.视觉训练系统联合传统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06):541-547
A类:
VTS4,+VTS4,视知觉游戏
B类:
视觉训练系统,综合疗法,屈光不正性弱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方法,郑州大学,监护人,传统治疗,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电脑验光仪,视网膜,等效球镜度,SE,融合视觉,Titmus,立体图,立体视,IOLMaster,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m,治愈率,视功能,功能恢复,恢复率,近视漂移,移情,视力提高,屈光度,低龄,双眼
AB值:
0.185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