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公共数据库,筛选当归芍药散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以及疾病的靶点,通过R软件将药物成分靶基因和疾病靶基因取交集得到交集靶基因.结合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借助网络拓扑属性分析软件Cytoscape 3.8.0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利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对靶点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中代谢通路进行富集分析.选取PPI网络中度值较高的前几个关键靶点与相应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当归芍药散中山柰酚、β-谷甾醇、杨梅酮和豆甾醇等主要化合物,通过调节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雌激素受体1、蛋白激酶B1、芳基烃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等关键基因,参与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缓解痛经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柰酚与PTGS2相互作用,结合后呈现稳定状态.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当归芍药散治疗PD的主要靶点和通路,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文献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原发性痛经;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作者姓名:
李敏;郭淼;陈萍;翟凤霞;孙建华;李娜
作者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郑州 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郑州 4500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广州 510405
引用格式:
[1]李敏;郭淼;陈萍;翟凤霞;孙建华;李娜-.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09):1050-1053,1059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当归芍药散,原发性痛经,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公共数据库,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药物成分,靶基因,交集,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拓扑属性,属性分析,Cytoscape,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网络图,利用生物,注释数据库,对靶,靶点基因,基因本体,生物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中代,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关键靶点,药理学研究,山柰酚,谷甾醇,杨梅,豆甾醇,主要化合物,节前,前列腺素,PTGS2,雌激素受体,B1,芳基烃受体,孕激素受体,关键基因,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钙信号通路,核因子,多条,解痛,稳定状态
AB值:
0.3377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