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大黄素型蒽醌致突变风险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对相同母核结构的8种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开展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分析不同大黄素型蒽醌结构与致突变性的关联.方法L1578Y细胞分别与系列浓度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羟基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和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作用4h(有S9)或24h(无S9),给药24 h后应用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计算细胞相对倍增速率(RPD)评价受试物细胞毒性;细胞表达8 d后经APC-anti-CD45和PE-anti-CD90.2标定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突变细胞(CD45+CD90-)发生率.结果所有受试物在有或无S9代谢活化条件下所设浓度组RPD均大于50%,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作用,可排除试验中假阳性结果.在非S9代谢活化条件下芦荟大黄素25μg·mL-1组Pig-a基因突变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01);S9代谢活化条件下,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大黄素50μg·mL-1组,羟基大黄素6.25、12.5、25 μg·mL-1组,大黄酚25、50、100 μg·mL-1组和大黄酸12.5、25、50 μg·mL-1组Pig-a基因突变率显著升高(P<0.05、0.01、0.001).结论羟基取代基的多寡及所在位点是蒽醌类化合物致突变性强弱的决定性因素,其体内致突变性及致癌性作用仍需进行大量体内研究证实.
文献关键词:
大黄素型蒽醌;致突变性;L5178Y细胞;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羟基取代基;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羟基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亚楠;叶倩;王雪;汪祺;文海若
作者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亚楠;叶倩;王雪;汪祺;文海若-.基于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大黄素型蒽醌致突变风险评价)[J].药物评价研究,2022(07):1233-1239
A类:
大黄素型蒽醌,L1578Y,羟基大黄素,CD45+CD90,羟基取代基,L5178Y
B类:
Pig,基因突变,突变风,同母,母核,蒽醌类化合物,同大,致突变性,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糖苷,S9,24h,倍增,RPD,APC,anti,PE,流式细胞仪,变细,代谢活化,细胞毒性作用,假阳性,突变率,溶媒,比较显著,多寡,在位,致癌性
AB值:
0.1510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