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UPLC-MS/MS分析不同采收期对何首乌蒽醌含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采收季节和生长年限对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地区何首乌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测定何首乌中大黄素-1-O-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6'-甲基丙二酰)吡喃葡萄糖苷、大黄素-6-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6'-甲基丙二酰)吡喃葡萄糖苷、大黄素-1-甲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共9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归纳总结其随采收季节和种植年限的变化趋势.结果 秋季采收样品9种蒽醌总量介于1465.82~1707.76μg·g-1之间,远低于春季(2826.56~3100.61μg·g-1)和夏季(3616.38~5777.23μg·g-1)采收样品;除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甲醚-8-O-(6'-甲基丙二酰)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随季节变化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外,其余7种成分春夏升高、入秋后急剧降低;种植3~4年后,何首乌中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成分出现含量谷值;秋季作为传统采收季节,其4年生样品中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在4年生何首乌中含量最高.结论 采收季节对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大于生长年限;以蒽醌类成分作为肝毒性指标,秋季采收样品含量低于春夏采收样品,为适宜采收期,与药典规定相符;3~4年生何首乌蒽醌类化合物含量较低,其含量变化规律可指导药材的种植采收.
文献关键词:
何首乌;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蒽醌类成分;采收季节;生长年限
作者姓名:
李妍怡;王莹;张南平;杨建波;刘越;汪祺;张玉杰;马双成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240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妍怡;王莹;张南平;杨建波;刘越;汪祺;张玉杰;马双成-.基于UPLC-MS/MS分析不同采收期对何首乌蒽醌含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警戒,2022(12):1277-1284
A类:
B类:
UPLC,不同采收期,何首乌,采收季节,生长年限,肇庆市,德庆,蒽醌类化合物,化合物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糖苷,吡喃,大黄素甲醚,蒽醌类成分,种植年限,季节变化,春夏,入秋,秋后,分出,谷值,成分含量,分作,肝毒性,样品含量,适宜采收期,药典,含量变化,超高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AB值:
0.1557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