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老年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后CT肺动脉造影及CT肺灌注成像参数变化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前后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及CT肺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参数变化,探讨二者在老年肺栓塞溶栓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老年肺栓塞患者45例,均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肝素行溶栓治疗.分别于溶栓治疗前及溶栓治疗后1个月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Vitrea工作站获得CTPA、CTP图像.比较溶栓治疗前后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度噪声比、信噪比;比较溶栓治疗前后CTPA、CTP图像检出栓子数目、部位、类型,CTPA图像下肺栓塞评分、肺栓塞指数、右心室/左心室横径比,CTP图像下肺灌注缺损评分、肺灌注缺损指数.45例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14例,有效组24例,无效组7例,比较3组栓子数目改善指数、肺栓塞评分改善指数、肺栓塞指数改善指数、右心室/左心室横径比改善指数、肺灌注缺损评分改善指数及肺灌注缺损指数改善指数.结果 溶栓治疗前后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度噪声比、信噪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前,CTPA检出254个栓子,CTP检出279个栓子.溶栓治疗后,治愈组14例患者CTPA图像显示栓子消失,CTP图像显示4例亚段肺动脉有灌注缺损;有效组24例患者CTPA图像显示栓子数目减少,CTP图像显示肺灌注缺损减少.溶栓治疗后肺栓塞评分[(1.19±0.12)分]、肺栓塞指数(2.57±0.09)、右心室/左心室横径比(0.81±0.09)及肺灌注缺损评分[(1.78±0.32)分]、肺灌注缺损指数(4.42±1.32)均低于治疗前[(6.21±1.87)分、15.83±3.12、0.89±0.11、(6.94±2.01)分、17.02±2.43](P<0.05).CTPA图像下,治愈组栓子数目改善指数、肺栓塞评分改善指数、肺栓塞指数改善指数(1.00±0.00、1.00±0.00、1.00±0.00)均高于有效组(0.60±0.21、0.63±0.17、0.59±0.16)和无效组(0.07±0.01、0.05±0.01、0.04±0.01) (P<0.05),有效组均高于无效组(P<0.05);治愈组、有效组、无效组右心室/左心室横径比[(1.5±0.4)×10-2、(1.6±0.3)×10-2、(1.6±0.3)×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P图像下,治愈组栓子数目改善指数、肺灌注缺损评分改善指数、肺灌注缺损指数改善指数(1.00±0.00、1.00±0.00、1.00±0.00)均高于有效组(0.51±0.12、0.65±0.21、0.65±0.12)和无效组(0.04±0.01、0.04±0.01、0.06±0.01) (P<0.05),有效组均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 CTPA、CTP均可用于老年肺栓塞患者药物溶栓治疗效果的评估,CTP图像可检出CTPA图像未显示的亚段级栓子,与CTPA联合更具有应用价值.
文献关键词:
肺栓塞;CT肺动脉造影;CT肺灌注成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华
作者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河南洛阳 47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华-.老年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后CT肺动脉造影及CT肺灌注成像参数变化及意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01):64-67
A类:
肺灌注缺损指数
B类:
老年肺栓塞,溶栓治疗,肺动脉造影,灌注成像参数,参数变化,pulmonary,angiography,CTPA,perfusion,imaging,效果评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肝素,素行,平扫,增强扫描,Vitrea,工作站,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图像质量,质量评分,对比度噪声比,栓子,栓塞指数,右心室,左心室,横径,比比,药物溶栓
AB值:
0.12616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