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脑卒中患者rt-PA溶栓期间FMEA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期间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FMEA)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西安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rt-PA溶栓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FMEA护理.护理至出院并随访4周,回院复查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记录护理前、护理出院后回院复查时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变化,统计住院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肢体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5.71±1.21)d、(8.56±2.09)d、(12.31±3.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69±1.34)d、(13.21±2.76)d、(18.17±3.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回院复查时,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的ADL评分为(60.31±5.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1±4.87)分,而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8.79±2.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1±1.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回院复查时,两组患者的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CRP、TNF-α、IL-6水平分别为(5.19±0.87)mg/L、(21.41±3.21)ng/L、(7.51±0.98)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8±0.96)mg/L、(34.41±4.09)ng/L、(13.45±2.3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rt-PA溶栓期间FMEA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缺损状况,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
文献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炎性因子;神经功能;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霞;张晶;毛莉梅
作者机构:
西安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西安 710018;西安市第九医院急诊科,陕西 西安 71005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霞;张晶;毛莉梅-.急性脑卒中患者rt-PA溶栓期间FMEA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海南医学,2022(17):2302-2305
A类:
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
B类:
急性脑卒中,脑卒中患者,rt,PA,FMEA,护理干预效果,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西安市,神经内科,溶栓治疗,常规护理,复查,护理效果,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肿瘤,并发症发生情况,意识恢复时间,肢体恢复,住院天数,分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缺损状况,炎性因子,神经功能
AB值:
0.1640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