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指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项目式学习?——以"'纹'创产品小助手"为例
文献摘要: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此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课从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并正式成为国家课程.计算思维是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程序设计是理解和表达计算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发展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切入点.然而,目前编程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关注学生技能提升,通常采用讲授法教学,学生自主探究时间较少等.如何将计算思维的培养真正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项目式学习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将学习过程与学生的实际体验建立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合作,让学生经历问题提出、新知建构、合作探究等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为改进编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笔者以"'纹'创产品小助手"为例,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活动,总结经验,供同行参考.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罗丹;岳赛赛
作者机构:
广东省珠海市第十三中学;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第一小学
引用格式:
[1]罗丹;岳赛赛-.指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项目式学习?——以"'纹'创产品小助手"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2(11):54-57
A类:
B类: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助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此,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课程,国家课程,信息科技学科,学科核心素养,生计,发展学生,程序设计,编程教学,教师关注,关注学生,学生技能,技能提升,讲授法,自主探究,正渗透,渗透到,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调情,学习过程,实际体验,建立联系,新知,合作探究,学生思维,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活动,总结经验
AB值:
0.3213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