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近代体操教育的流变及当代启示
文献摘要:
为厘清近代体操教育流变的脉络、各流派的特征,探寻其当代启示,研究认为,近代医学与思想领域对"身体教育"重要性的揭示,使近代体操教育的创立成为可能.18世纪中后期近代体操教育创立阶段,为建立属于每个国民的体操教育,突出完善人格教育的价值,以"自然性"为教育方法论,维劳密勾勒出了近代体操教育的基本方向,古茨穆斯承前启后,从实践出发,奠定了近代体操教育发展的基础,维斯则开启了"科学"研究体操教育的序幕,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洞察到了体操教育的人格陶冶价值.19世纪初,战争的威胁和工业的发展使德国、瑞典、丹麦成为了近代体操全球化的三大策源地.在国家主义背景下,政治性、道德性、军事性是之后各国近代体操教育的普遍特征.扬(Friedrich Ludwig Jahn)以"国民性"为思想依据的"德国体操",突出精神的培养,重视器械体操.林(Per Henrik Ling)以生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瑞典体操",带有鲜明的科学主义特征,重视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布克(Nicls Bukh)纠正军事化体操教育的弊端,创建的民众化的"基本体操",突出强健性、柔韧性、灵敏性,重视基本体操、韵律体操、手持轻器械体操.19世纪中期施皮斯(Adolf Spiess)开创的近代学校体操教育必修制度重视集体徒手秩序体操.研究认为,反思"身体教育""自然性"的内涵,正确认识身心关系,统筹考虑运动文化属性,有利于体操课程现代教育使命的更好实现.
文献关键词:
身体教育;自然性;人格塑造;国家主义;臣民教育;形式化
作者姓名:
王水泉;姜金红;李永春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浙江师范大学 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水泉;姜金红;李永春-.近代体操教育的流变及当代启示)[J].体育科学,2022(08):33-46
A类:
古茨,Pestalozzi,徒手体操,Nicls,Bukh,韵律体操,Spiess,学校体操,臣民教育
B类:
当代启示,流派,身体教育,立成,完善人格,人格教育,自然性,教育方法,勾勒,基本方向,穆斯,承前启后,维斯,序幕,裴斯泰,Johan,Heinrich,洞察,陶冶,瑞典,丹麦,策源地,国家主义,政治性,道德性,Friedrich,Ludwig,Jahn,国民性,国体,器械体操,Per,Henrik,Ling,生理学,科学主义,布克,军事化,民众化,强健性,柔韧性,灵敏性,手持,Adolf,近代学校,必修,身心关系,文化属性,体操课,现代教育,教育使命,人格塑造,形式化
AB值:
0.3987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