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普遍性与具体心:论董仲舒的人学观
文献摘要:
心、性概念皆是董仲舒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董仲舒的人性论分为广义人性论和狭义人性论:狭义人性论认为只有中民之性才是性,它是对人的普遍本质的理解;广义人性论认为情也是性.这样,从广义人性论来看,人性是善恶混杂的、未成的气质之物,它是生存之本.同时,从具体存在的角度来看,生存之本是心.心不仅有善心、仁心,而且也有否心、坏心,心也是善恶混杂的气质之物.心性二者同作为生存之本,所指相近,性是普遍性存在,心是具体存在.但是在早期儒家那里,二者皆含气质,各自性质并不纯粹,相互之间区别并不鲜明.性本论突出了生存的普遍性特征,心本论突出生存的具体性特征.具体性存在表现为人的行为,其中最重要的行为方式便是教化.教化即感应,教化不仅表现为具体人心的活动,也离不开普遍本性为条件.由人心所引发的教化与天然的普遍人性相结合才能成人.人性论表现了董仲舒对人的普遍存在的认知,而人心论更偏重于具体存在.
文献关键词:
董仲舒;心;性;教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沈顺福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顺福-.普遍性与具体心:论董仲舒的人学观)[J].齐鲁学刊,2022(02):35-45
A类:
性本论
B类:
董仲舒,人学,哲学思想,核心概念,人性论,狭义,人的普遍本质,善恶,具体存在,善心,仁心,有否,坏心,所指,早期儒家,那里,自性,不纯,纯粹,相互之间,心本论,具体性,人的行为,行为方式,教化,心所,心论,偏重于
AB值:
0.3436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