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天人关系视域下的孟子人性论
文献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了重人道、轻天道的人文主义思潮.在这种思潮下,孔子提出了天道与人道相区别的观点,并且大力弘扬以仁为核心的人道.孟子在此基础上将仁义之道内化为人性并以之为生存之本.在天人观方面,孟子试图摆脱传统天命这一管理人间的方式.他在天与人之间增加了人性这一环节.人们并非直接听从天命,而是通过寻找良心、寡欲、扩充良心等方法达到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的目的.孟子以人性为媒介来实现天所赋予人的本质属性,这为其天人相分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孟子之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做名词用,即自然界之天;二是名词做形容用,即天然之天.前者虽然继承了天的苍天义,但却改造了其人格神属性,认为自然而然的状态是天的属性;后者具有天然存在的含义,它多与人性或人道有关.孟子罕言自然之天,多论与人性或人道相关的天然之天.这些都为其天人相分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献关键词:
天人关系;孟子;人性论;天人相分
作者姓名:
张杰
作者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山东淄博25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杰-.天人关系视域下的孟子人性论)[J].管子学刊,2022(02):43-53
A类:
B类:
天人关系,关系视域,孟子,人性论,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人道,天道,人文主义,孔子,大力弘扬,上将,仁义,天人观,天命,一管,人间,非直接,接听,听从,良心,寡欲,尽心,心知,知性,存心养性,事天,人的本质,本质属性,天人相分,天主,名词,形容,苍天,天义,自然而然
AB值:
0.4400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