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19—2021年二连浩特口岸啮齿动物及其携带病原体调查
文献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二连浩特口岸地区啮齿动物、蚤类分布及啮齿动物携带病原体的情况,为口岸加强鼠传疾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2019—2021年,在二连浩特口岸采用单公顷24 h弓形夹法和夹夜法捕鼠,对捕获的鼠类和蚤类进行分类鉴定,并检测出7种病原体的核酸.在此期间,共捕获啮齿动物649只,经鉴定分为2目4科11属13种,子午沙鼠、长爪沙鼠和达乌尔黄鼠分别为234只、153只和149只,分别占捕获鼠类的36.06%、23.57%和22.96%,均为优势鼠种.采集蚤类4科11属12种660只,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和同形客蚤指名亚种分别为203只和149只,占采集总数的30.76%和22.58%,为优势种.检测的7种病原体中,巴尔通体阳性率为21.88%、无形体阳性率为4.47%、斑点热立克次体阳性率为1.39%.该口岸优势鼠种种类较多且存在不同病原体自然感染,应加强口岸鼠传疾病疫情防控工作.
文献关键词:
二连浩特口岸;啮齿动物;病原体
作者姓名:
魏怀波;任星历;邬婧;张胜;白长江;赵亚飞;梁慧杰
作者机构:
二连海关二连 浩特 011100;内蒙古自治区血液中心 呼和浩特 010010;齐齐哈尔海关 齐齐哈尔 161000
引用格式:
[1]魏怀波;任星历;邬婧;张胜;白长江;赵亚飞;梁慧杰-.2019—2021年二连浩特口岸啮齿动物及其携带病原体调查)[J].中国口岸科学技术,2022(10):14-19
A类:
B类:
二连浩特口岸,啮齿动物,带病,病原体,口岸地区,蚤类,疾病防控,防控工作,公顷,弓形,夹法,夹夜法,捕鼠,鼠类,分类鉴定,在此期间,子午,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方形,古亚,亚种,指名,优势种,巴尔通体,体阳,无形体,斑点热,立克次体,自然感染,病疫情
AB值:
0.3207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