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可引发对虾白斑病,是一种威胁对虾生长的、复制速度极快、毒性极强的病原体,会对养虾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毒的感染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来干预该病的无限制发生和传播,只能早发现早防疫,因此对该病毒的快速检测至关重要.本文对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组织病理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基于LAMP、RPA及与CRISPR-Cas12a基因编辑技术相结合的快速核酸检测技术具有易于操作、检测时间短、适用于现场监测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文献关键词: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超;杨莉莉;郑秋月;郑文杰;曹际娟
作者机构:
大连民族大学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大连 116600;天津师范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超;杨莉莉;郑秋月;郑文杰;曹际娟-.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2(03):96-100
A类: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B类:
快速检测技术,白斑病,极快,病原体,感染机制,治疗手段,制发,早发现,对对,组织病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检测,LAMP,RPA,CRISPR,Cas12a,基因编辑技术,技术相结合,快速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技术,检测时间,现场监测
AB值:
0.27689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