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8周亚高原训练机能状态指标变化特点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亚高原训练期间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机能状态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以10名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亚高原训练期第1至4周的赛前训练阶段,第5至6周的赛中阶段和第7至8周的赛后调整阶段的每周休息日,使用美国Omega wave竞技状态综合诊断系统进行仰卧位状态身体机能测试,测试指标包括自主神经指标(Avag、Asym、TI、LF/HF)、心电变异及脑直流电位指标(ASI、ANSI、RP)和心脏系统状态指标(SI、FI、ARI).结果:亚高原环境训练期间Avag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Asym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赛中与赛前阶段相比Avag、Asym和TI分别下降0.03%、0.09%和0.23%,LF/HF升高0.53%;赛后调整阶段相较于赛中Avag明显下降0.34%(p<0.05),Asym、TI分别升高0.15%、0.03%;LF/HF升高1.07%,显著高于赛前训练阶段(p<0.05).ASI出现下降趋势,ANSI、RP指标呈现上升趋势;与赛前训练阶段相比,赛中阶段ASI下降0.03%,ANSI、RP分别上升0.02%和2.10%(p<0.01);赛后调整阶段相较于赛前ASI下降0.05%(p<0.05),ANSI、RP分别上升0.02%、2.33%(p<0.01).SI、FI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ARI在赛后调整阶段有所下降;与赛前训练阶段相比,赛中阶段SI和FI分别上升0.02%和0.15%;赛后调整阶段SI、ARI分别降低0.20%、0.09%,FI指标与赛中阶段相比下降0.21%(p<0.05).结论:1)8周亚高原训练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自主神经变化特点主要受到低氧环境和训练负荷刺激,低氧环境刺激更倾向于影响初上亚高原时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而中后期主要受训练比赛安排的影响;2)8周亚高原训练对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对增强运动员抗应激能力和适应能力有所帮助.3)8周亚高原训练结合高强度比赛造成运动员赛后调整阶段的迷走神经功能紊乱、有氧能力指数下降、疲劳恢复效率降低.应科学调整亚高原训练的时间和负荷强度,上高原前应强化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注重监控心脏系统状态和保护残肢末端微循环,保证残疾人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适应与疲劳恢复.
文献关键词:
残疾人冬季两项;亚高原训练;坐姿;身体机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润极;阎守扶;吴昊
作者机构: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润极;阎守扶;吴昊-.坐姿残疾人冬季两项男子运动员8周亚高原训练机能状态指标变化特点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01):80-88
A类:
残疾人冬季两项,亚高原训练,Avag,Asym
B类:
坐姿,男子运动员,机能状态,状态指标,指标变化,变化特点,特点研究,训练期,赛前训练,训练阶段,赛后,后调,调整阶段,休息日,Omega,wave,竞技状态,综合诊断,诊断系统,仰卧位,身体机能,测试指标,自主神经,TI,LF,HF,心电,直流电位,ASI,ANSI,RP,FI,ARI,高原环境,先下,别下,经变,低氧环境,训练负荷,初上,原时,时运,受训,中枢神经系统,系统调节,调节能力,抗应激能力,强度比,迷走神经,神经功能紊乱,有氧能力,能力指数,疲劳恢复,恢复效率,负荷强度,有氧代谢能力,残肢,微循环,残疾人运动员
AB值:
0.1990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