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不同阶段HBV RNA的检测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不同阶段的血清HBV RNA及HBV DNA的变化,探讨在抗病毒治疗中HBV RNA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2018年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的CHB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根据治疗不同阶段分为: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48周、治疗48周以上、停干扰素随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治疗12周、治疗48周以及治疗48周以上的患者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亚组;检测各组患者的HBV RNA及HBV DNA,分析抗病毒治疗中HBV RNA的变化趋势;分析HBV RNA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治疗方案下HBV RNA变化的差异性.结果 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HBV RNA、HBV DNA双阴性患者占HBV DNA阴性患者84.6%;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患者中,HBV RNA、HBV DNA双阴性患者占HBV DNA阴性患者27.8%;停用干扰素后随访时HBV DNA阳性患者的HBV RNA水平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患者的HBV RNA水平.无论干扰素还是恩替卡韦抗病毒,HBV RNA、HBV DNA平均滴度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治疗期间HBV RNA与HBV DNA无显著相关性;干扰素治疗48周、干扰素治疗48周以上、干扰素停药随访时HBV RNA与HBV DN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7、0.811、0.574,P<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RNA变化与抗病毒药物及疗程有关,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判断抗病毒治疗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体现在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文献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HBV DNA;HBV RNA;恩替卡韦;干扰素
作者姓名:
罗小露;谢宝刚;邱芳;金堤;宋志英;吴玉婵;艾茂兴;蓝玉;孙水林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昌 330006
引用格式:
[1]罗小露;谢宝刚;邱芳;金堤;宋志英;吴玉婵;艾茂兴;蓝玉;孙水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不同阶段HBV RNA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03):289-294
A类:
B类:
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HBV,CHB,南昌大学,医院感染,感染性疾病科,病例资料,干扰素,不同治疗方案,双阴性,恩替卡韦,停用,滴度,不同时间段,治疗期间,显著相关性,停药,治疗过程,抗病毒药物,疗程,治疗疗效
AB值:
0.1438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