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藤络宁胶囊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建立藤络宁胶囊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评价藤络宁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5 TC-C18色谱柱(250 mmx4.6 mm,5 μm)进行色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45 nm,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结合聚类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批次藤络宁胶囊进行质量评价.结果:10批藤络宁胶囊HPLC指纹图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50以上;通过聚类分析将样品按不同批次分为2大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最后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了不同批次藤络宁胶囊的5个差异标志物.通过与对照品图谱比对,确定了 3号峰为绿原酸、7号峰为东莨菪内酯、13号峰为丹酚酸B.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藤络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文献关键词:
藤络宁胶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聚类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作者姓名:
曲彤;王小彤;李宁;任慧;崔小敏;胡静;陈志永
作者机构: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西安7100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曲彤;王小彤;李宁;任慧;崔小敏;胡静;陈志永-.藤络宁胶囊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J].中国药师,2022(10):1735-1739
A类:
藤络宁胶囊
B类:
HPLC,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方法评价,Agilent,C18,色谱柱,mmx4,行色,色谱分离,流动相,水溶液,梯度洗脱,ml,柱温,进样量,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共有峰,聚类热图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差异标志物,对照品,谱比,绿原酸,东莨菪内酯,丹酚酸,谱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AB值:
0.2229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