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与其青少年时期发展的关系——基于马氏距离匹配法与夏普里值分解法的分析
文献摘要:
随着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发展,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更早接受学前教育,以获得"时间的礼物".为验证家长的这一想法,本研究基于国际社会情感能力研究项目(SSES)2018年中国苏州测试数据,从受益归宿视角分析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对其青少年时期学业素养和社会情感能力的长期影响.在利用马氏距离匹配法克服了选择性偏差之后,本研究发现,相较于4岁及以上开始接受学前教育,3岁及以下进入学前教育使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和数学素养显著更高,不过3岁与3岁以下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对其青少年时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甚微;更早接受学前教育未能使家庭处境不利儿童在长期的学业素养和社会情感能力上获益更多.本研究运用夏普里值分解法进一步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素养和社会情感能力差距的长期影响远甚于接受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差异的影响.接受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对青少年时期学业素养和社会情感能力差异的相对贡献率介于3.41%~5.38%之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时期学业素养差距的相对贡献率则介于27.27%~30.68%之间,对社会情感能力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更是高达76.75%.可见,导致青少年学业素养与社会情感能力差距的主要根源绝非接受学前教育年龄的初始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持续性影响更为显著.家长应消除对"越早开始越好"的执着和焦虑,应更加重视为儿童提供具有个体发展适宜性的学前教育.对处境不利儿童而言,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会比考虑其接受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更重要,同时应尽力改善其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提高其父母的教育期望与情感投入.
文献关键词:
接受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学业素养;社会情感能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作者姓名:
陈纯槿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纯槿-.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与其青少年时期发展的关系——基于马氏距离匹配法与夏普里值分解法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2(07):66-78
A类:
接受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受益归宿
B类:
青少年时期,马氏距离,匹配法,夏普里值分解,分解法,婴幼儿托育服务,更早,礼物,想法,社会情感能力,能力研究,研究项目,SSES,测试数据,视角分析,学业素养,长期影响,数学素养,甚微,家庭处境,处境不利儿童,研究运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甚于,年龄差异,能力差异,相对贡献率,绝非,持续性影响,越早,执着,个体发展,发展适宜性,教育机会,尽力,其家,社会经济状况,其父,教育期望,情感投入
AB值:
0.181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