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汉语名量词的产生和"数+量+名"结构形成的再考察及相关思考——以出土文献为基础
文献摘要:
汉语四大类名量词中,个体量词和容器量词、集体量词同时产生于殷商时代,早于度量衡量词.三者产生的动因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计数需求.度量衡量词萌芽于西周,成熟于战国末期至秦末,动因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精确计量需求.泛指量词的兴替历程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象似性原则相互竞争的外在表现."数+量+名"结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韵律层面的重音转移,其语法化的源构式是"动+名+数+量",演化时间始于西周,成熟于汉代,完成于魏晋南北朝.
文献关键词:
量词;计数;计量;"数+量+名";重音转移
作者姓名:
向贤文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200444
引用格式:
[1]向贤文-.汉语名量词的产生和"数+量+名"结构形成的再考察及相关思考——以出土文献为基础)[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01):36-44
A类:
度量衡量词,重音转移,源构式
B类:
名量词,再考,相关思考,出土文献,个体量词,器量,殷商时代,早于,生产活动,西周,战国,秦末,精确计量,计量需求,泛指,兴替,经济性原则,象似性,相互竞争,主导因素,韵律层,语法化,演化时间,汉代,魏晋南北朝
AB值:
0.3638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