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人民主体性与传统产业动能转换
文献摘要:
我国传统产业动能是在承接西方产业转移的微观市场活动基础上排斥人民主体性而围绕西方标准化片段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所形成的生产组织方式,它以物质生产的实质合理性抑制人民政府的微观利益平衡机制而割裂传统产业中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强化人的市场化身份并削弱人的共同体身份进而弱化人民群众的微观主体性.传统产业在宏观发展方向、中观管理模式和微观生产活动中呈现结构固化而丧失整体性变革动力.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以人民主体性全面重塑为核心,以智能化网络新技术的资源整合功能为手段,在传统产业中实施主辅分离推动两权结合、鼓励资源要素的市场化联合来推动文化生产,是实现传统产业动能转换的实现路径.
文献关键词:
生产组织方式;主体性;人的属性;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尤传斌
作者机构: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24;仰恩大学,福建泉州,362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尤传斌-.人民主体性与传统产业动能转换)[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16-22
A类:
B类:
人民主体性,传统产业,动能转换,承接,产业转移,上排,片段化,信息技术应用,生产组织方式,物质生产,实质合理性,人民政府,利益平衡机制,割裂,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化身,共同体身份,生产活动,党的全面领导,智能化网络,整合功能,施主,主辅分离,资源要素,文化生产,人的属性
AB值:
0.387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