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松巴民猪和巴松民猪胴体及肉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文献摘要:
民猪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地方品种,是在距今大约300年前随河北、山东等地移民,经海路进入东北的南部和中部的中型华北黑猪,与中国东北当地居民从白胸野猪驯化而来的当地猪进行杂交[1],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育,逐渐形成现在的民猪.其具有抗寒、抗病、繁殖力高、肉质优良等特点,同时也具有生长缓慢、料重比高、瘦肉率低的缺点[2].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赛辉;何鑫淼;王文涛;龚林明;田明;冯艳忠;陈赫书;亓美玉;何海娟;张海峰;刘自广;刘娣
作者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农村农业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北方),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伊春宝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 伊春 15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赛辉;何鑫淼;王文涛;龚林明;田明;冯艳忠;陈赫书;亓美玉;何海娟;张海峰;刘自广;刘娣-.松巴民猪和巴松民猪胴体及肉质性状的比较研究)[J].养猪,2022(05):53-54
A类:
B类:
松巴,民猪,巴松,猪胴体,肉质性状,黑龙江省,地方品种,距今,移民,海路,黑猪,中国东北,当地居民,野猪,驯化,选育,抗寒,繁殖力,质优,料重比,瘦肉率
AB值:
0.526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