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两自一包":激发公办学校办学活力的制度变革--基于成都市武侯区赋权学校制度供给改革的实践研究
文献摘要: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期盼,直指束缚学校活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弊端,以《教育法》《教师法》等基本法律法规为依据,厘清政府、学校、教师等各教育主体权责边界,向学校赋予"管理自主""教师自聘""经费包干"等办学自主权.学校接权之后"再放权",构建学校现代治理结构.赋权传递尊重,尊重唤醒自主与合作,改革重塑了教育各参与主体的相互关系和行为模式,责权利更加统一,学校自主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改革历时七年,经历先行先试、全面推广、深化探索三个阶段,摸索出区县一级政府破解办学活力难题、提高教育质量的行动路径和方法模式.成都市和全国200多所学校相继推广应用,成为四川省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典型案例和代表性成果.
文献关键词:
区域教育;赋权学校;制度改革
作者姓名:
吴霓;汪翼;杨庆文
作者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北京100088;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61
引用格式:
[1]吴霓;汪翼;杨庆文-."两自一包":激发公办学校办学活力的制度变革--基于成都市武侯区赋权学校制度供给改革的实践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06):72-80,92
A类:
赋权学校,现代治理结构
B类:
两自一包,公办学校,校办,办学活力,制度变革,成都市武侯区,学校制度,制度供给,积极回应,优质教育,期盼,直指,学校活力,教育法,教师法,基本法律,清政府,教育主体,权责边界,教师自聘,经费包干,办学自主权,放权,参与主体,行为模式,责权利,自主发展,明显增强,七年,先行先试,全面推广,区县,行动路径,路径和方法,多所,所学,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教育综合改革,代表性成果,区域教育
AB值:
0.4034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