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先秦儒家忠德思想的创建与整合——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中心
文献摘要:
先秦儒家忠德思想的创建与整合是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孔子认为,忠德的基本内涵是忠恕之道,是"爱人",是"情之尽也",是"众德之基";忠德具有平等性和互惠性;儒家忠德是智慧之忠,而非愚忠.孟子认为,"忠"就是"良知";忠德具有层次性,"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要做到"寡欲"和"尽心".荀子认为,人性恶是忠德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内涵是忠信和善;忠德在道德实践中可以分为大忠、次忠和下忠.在先秦儒家忠德思想的创建、整合和实践过程中,孔子、孟子和荀子为儒家忠德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后世忠德思想的成熟拓展了广阔的道德思想史空间.
文献关键词:
儒家;忠德;孔子;孟子;荀子
作者姓名:
欧阳辉纯
作者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永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欧阳辉纯-.论先秦儒家忠德思想的创建与整合——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中心)[J].武陵学刊,2022(06):11-18
A类:
民为贵
B类:
先秦儒家,忠德,孔子,孟子,荀子,基本内涵,忠恕之道,爱人,平等性,互惠性,良知,层次性,社稷,天子,以至于,庶人,寡欲,尽心,人性恶,忠信,和善,道德实践,后世,道德思想,思想史
AB值:
0.3509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