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子夏之学及其在后世的影响与流变
文献摘要:
子夏之学基本特征是:在现实上表现为求成效的事务主义,在学术上表现为穷经的章句之学.这种特征可用小人儒名之而与君子儒相对,君子儒盖指"内及于性,外达于天"之儒,为思孟学派之特质,得孔子之道的正宗者.孔子之后,能绍述之者乃曾子,其后的子思与孟子俱依此而弘教.子夏与曾子并为孔子后期开坛授徒之弟子,但子夏德行存养上的"弱"使子夏之学沦为了小人儒,故其"内不能及于性,外不能达于道",而形上之道缺焉.子夏之儒的事务主义在后世为荀卿所继承,其流变为法家;而其章句之学在汉代则流为家法传经.二者俱远离孔子之道的真精神.
文献关键词:
子夏;小人儒;形上之道;君子儒;法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晚林;杜燕
作者机构:
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系,湖南湘潭411105;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晚林;杜燕-.论子夏之学及其在后世的影响与流变)[J].管子学刊,2022(01):72-86
A类:
小人儒
B类:
子夏,后世,求成,事务主义,章句,君子儒,及于,思孟学派,孔子,正宗,绍述,曾子,子思,孟子,依此,弘教,授徒,弟子,德行,养上,沦为,形上之道,法家,汉代,家法,传经,真精神
AB值:
0.4191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