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TCMID在线预测数据库,以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作为限定条件对理气通便方的成分及其靶点进行收集和筛选;从Gene Cards、OMIM数据库对STC相关的靶点进行检索;利用STRING和Cytoscape分析软件对所得靶点进行网络可视化处理,并筛选节点度较高的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借助Metascape平台对其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作用机制.结果 筛选出理气通便方共有75个有效活性成分,其对应靶标有275个;STC的疾病靶点有3887个;经分析获知涉及理气通便方治疗STC作用的有186个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途径分析,TP53、MAPK1、AKT1、PELA、JUN等30个核心靶标可能是参与肿瘤相关通路、细胞衰老、NF-κB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发挥通便、增加粪便含水量、促进胃肠运动等作用.结论 该研究揭示理气通便方治疗STC的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理气通便方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关键词:
便秘;慢传输型;理气通便方;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启鸿;柯晓;胡露楠;陈盈;方文怡;赵培琳;许燕城
作者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福建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中医脾胃医学中心,福建福州3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启鸿;柯晓;胡露楠;陈盈;方文怡;赵培琳;许燕城-.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J].福建中医药,2022(01):50-54
A类:
理气通便方
B类:
网络药理学,慢传输型便秘,STC,潜在作用,TCMSP,TCMID,在线预测,预测数据,生物利用度,OB,类药性,DL,限定条件,Gene,Cards,OMIM,进行检索,STRING,Cytoscape,网络可视化,可视化处理,节点度,关键成分,核心靶点,Metascape,富集分析,预测作用,活性成分,靶标,标有,获知,途径分析,TP53,MAPK1,AKT1,PELA,JUN,肿瘤相关,相关通路,细胞衰老,作用通路,粪便,胃肠运动,多靶点,多途径,究理
AB值:
0.3458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