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高"建设背景下非遗银饰、刺绣、蜡染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究——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文献摘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特色兴校"战略实施,推动苗侗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坚持"根植民族地区、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工匠、服务民族产业",将非遗手工艺有效融入劳动教育实践教学的方向和路径,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有效支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切入,辐射到全院的公共选修课程开设,发扬好职业院校在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培养方式,有效地证明了非遗手工艺作为特色课程的吸引力,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当代大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文献关键词:
非遗手工艺;银饰;刺绣;蜡染;劳动教育课程
作者姓名:
谢白杨;卿斐
作者机构: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白杨;卿斐-."双高"建设背景下非遗银饰、刺绣、蜡染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究——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部皮革,2022(04):41-43
A类:
B类:
双高,银饰,刺绣,蜡染,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探究,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改革实施,培训体系,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模进,工匠精神,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根植,民族地区,养民,非遗手工艺,有效融入,劳动教育实践,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射到,全院,公共选修课程,课程开设,职业院校,传承发展,文化特色,特色培养,培养方式,特色课程,当代大学生,生传,传承弘扬,扬中,决心
AB值:
0.3439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