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假冒茯苓块无损鉴别研究
文献摘要: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食药同源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以假冒茯苓块代替茯苓块进行销售.本研究基于便携式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构建了一种假冒茯苓块无损鉴别分析方法.利用两种漫反射光谱采集方式(光纤探头和积分球)采集了茯苓块和假冒茯苓块(凉薯、冬瓜、白萝卜)的近红外光谱,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消除了光谱中的干扰,结合主成分分析建立了鉴别模型.结果表明,两种光谱采集方式获得的光谱中均有较严重的基线漂移和谱峰重叠干扰,其中光纤探头采集的光谱两端有强噪声干扰;光纤探头模式下,利用原始光谱、去噪后的光谱以及去噪+连续小波变换预处理后的光谱建立的鉴别模型均可实现假冒茯苓块100%鉴别;积分球模式下,利用连续小波变换预处理后的光谱建立的鉴别模型可实现假冒茯苓块100%鉴别.本文基于便携式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有效实现假冒茯苓块准确无损鉴别.
文献关键词:
便携式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茯苓块;无损鉴别;化学计量学方法
作者姓名:
赵芷岚;董怡青;苏光林;郑郁;范伟;杨清华;李跑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13;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芷岚;董怡青;苏光林;郑郁;范伟;杨清华;李跑-.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假冒茯苓块无损鉴别研究)[J].中国果菜,2022(10):41-44
A类:
茯苓块,便携式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凉薯
B类:
近红外光谱技术,假冒,无损鉴别,食药同源,药用价值,不法,法商,商贩,牟取暴利,行销,技术构建,采集方式,光纤探头,积分球,冬瓜,白萝卜,连续小波变换,鉴别模型,基线漂移,谱峰,重叠干扰,强噪声,噪声干扰,去噪,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确无
AB值:
0.1784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