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停牌时间长度与股票市场有效性——基于"伪停牌匹配方法"的验证
文献摘要:
停牌制度的本意是通过中断交易来缓解市场情绪、消化新的信息,最终促进市场的有效运行.然而,在制度移植的过程中,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停牌时间过长问题却诱发了"橘南枳北"的不良反应.基于伪停牌匹配方法,利用2010—2017年中国日间停牌样本,实证检验了停牌时间长度如何影响停牌制度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引发停牌的事件信息、股市整体状态和个股特征后,停牌时间越长,越会造成股价波动性和股票换手率的提高,同时会引发股票交易流动性的恶化.变更伪停牌时间的匹配原则、改变检验的窗口期、区分不同时段以及改变异常观测值的计算方式后,结果依然稳健.中国现行的股票停牌时间过长,不但阻碍了投资者对于股票正常交易的需求,而且不利于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及投资者情绪的缓解,给股票市场运行的有效性带来了负面影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保障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对股票停牌时间在制度层面上予以规范.
文献关键词:
股票停牌;停牌时长;伪停牌匹配方法;股价波动性;换手率;交易流动性;市场断路器
作者姓名:
石阳;刘瑞明;袁钰莹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87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阳;刘瑞明;袁钰莹-.停牌时间长度与股票市场有效性——基于"伪停牌匹配方法"的验证)[J].当代经济科学,2022(03):70-82
A类:
伪停牌匹配方法,交易流动性,停牌时长,市场断路器
B类:
股票市场,市场有效性,本意,断交,市场情绪,有效运行,制度移植,中国资本市场,股票停牌,日间,股市,个股,股价波动性,换手率,股票交易,窗口期,不同时段,观测值,计算方式,有效传递,投资者情绪,市场运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层面
AB值:
0.2035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