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病变术中发生固有肌层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发生固有肌层损伤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食管ESD治疗的313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术后食管是否发生固有肌层损伤将其分为固有肌层损伤组和未发生固有肌层损伤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引起固有肌层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313例接受食管ESD治疗的患者中有25例发生固有肌层损伤,发生率为8.0%.单因素分析显示,固有肌层损伤组与未发生固有肌层损伤组在BMI构成(P=0.019)、浸润深度构成(P=0.046)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有无烟酒史、有无糖尿病史、有无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史、病变位置构成、病理类型构成、手术时间构成、病变长轴长度构成、病变面积构成、病变环周程度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处于18.5~23.9 hg/m2及浸润深度为sm1-sm2层是固有肌层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23.9 hg/m2为固有基层损伤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浸润深度为sm1-sm2层与固有肌层损伤的发生息息相关,而BMI>23.9 hg/m2会降低固有基层损伤发生的风险,临床可据此做好相对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食管ESD治疗固有肌层损伤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固有肌层损伤;食管黏膜病变;危险因素
作者姓名:
尚委苇;李秀敏;宋世义;李瑞娇;常廷民
作者机构:
453000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镜科;453000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引用格式:
[1]尚委苇;李秀敏;宋世义;李瑞娇;常廷民-.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病变术中发生固有肌层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11):1388-1391
A类:
sm1,sm2
B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黏膜病变,固有肌层损伤,危险因素分析,ESD,可能危险因素,新乡,乡医,病例资料,浸润深度,性别构成,无烟,烟酒,酒史,无糖,糖尿病史,无抗,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药物应用,病变位置,病理类型,手术时间,变长,长轴,轴长,变面积,构成差异,hg,保护性因素,生息
AB值:
0.1549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