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隧道法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治疗食管上段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索隧道法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STER)治疗起源于固有肌层(MP)的食管上段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采用STER治疗的,起源于MP的41例食管上段SM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变距门齿22.0(20.0,23.0)cm,病变直径1.5(1.2,3.0)cm,长隧道STER(隧道长度≥3.0 cm)切除15例(36.6%),短隧道STER(隧道长度<3.0 cm)切除26例(63.4%),平均手术时间60.0(34.0,93.0)min.肿瘤整块切除率80.5%(33/41).术中3例(7.3%)出现并发症.其中,隧道黏膜损伤2例(4.9%),大出血1例(2.4%).术后皮下气肿4例(9.8%),高热3例(7.3%),均通过保守治疗好转,术后住院时间6.0(4.5,7.0)d.肿瘤长径≥3.0 cm组与肿瘤长径<3.0 cm组比较,手术时间长(P=0.000),术后并发症多(P=0.014),整块切除率低(P=0.036).短隧道组与长隧道组的肿瘤大小、肿瘤形状、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整块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为平滑肌瘤39例,神经鞘瘤2例.术后随访(34.2±18.7)个月,均无肿瘤复发,无食管狭窄发生.结论 STER治疗起源于MP的食管上段SMT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用于长径<3.0 cm的食管SMT.短隧道STER治疗食管上段SMT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初步证实.
文献关键词:
隧道法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固有肌层;食管;黏膜下肿瘤;短隧道;长隧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凯鹏;李德亮;贺德志;刘丹;赵丽霞;郑庆芬;王盟;刘冰熔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凯鹏;李德亮;贺德志;刘丹;赵丽霞;郑庆芬;王盟;刘冰熔-.隧道法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治疗食管上段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22(09):13-19
A类:
B类:
隧道法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上段,黏膜下肿瘤,STER,固有肌层,MP,SMT,该院,变距,门齿,变直径,长隧道,隧道长度,短隧道,手术时间,整块切除,切除率,黏膜损伤,大出血,皮下气肿,高热,保守治疗,术后住院时间,肿瘤长径,术后并发症,肿瘤大小,术中并发症,病理诊断,平滑肌瘤,神经鞘瘤,术后随访,无肿瘤复发,食管狭窄
AB值:
0.20998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