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注射用糜蛋白酶溶解后稳定性及雾化粒径考察
文献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糜蛋白酶溶解后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并考察注射用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溶液(简称雾化溶液)的稳定性和雾化粒径分布.方法 色谱柱为Grace 214TP C4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三氟乙酸水溶液-0.09%三氟乙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采用RP-HPLC法测定雾化溶液0,0.5,1.0,2.0,4.0,6.0 h时的含量,并考察稳定性;采用Spraytec STP2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雾化溶液的粒径.结果 糜蛋白酶质量浓度在0.20~2.0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不超过2.0%(n=5),平均回收率为(100.81±2.47)%,RSD为2.45%(n=9);注射用糜蛋白酶分别用灭菌注射用水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后,在4℃下6 h内均呈澄清状态,2 h内含量均较稳定,2,4,6 h内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9.05±4.59)%和(13.51±3.99)%,(14.25±4.89)%和(15.45±3.19)%,(15.18±3.86)%和(14.08±4.84)%,均显著高于0.5 h时(P<0.05),且用灭菌注射用水配制雾化溶液的pH接近中性;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的雾化溶液,累积分布达50%时的粒径为(3.59±0.14)μm,显著低于用灭菌注射用水配制的粒径(P<0.05).结论 注射用糜蛋白酶雾化溶液的含量在接近中性条件下2 h内较稳定,在0.9%氯化钠注射液及灭菌注射用水中雾化效果均可达到预期,且均到达肺部.
文献关键词:
注射用糜蛋白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稳定性;雾化;粒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玮;包建安;刘睿娟;沈国荣;王永;朱建国;缪丽燕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江苏 苏州 215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玮;包建安;刘睿娟;沈国荣;王永;朱建国;缪丽燕-.注射用糜蛋白酶溶解后稳定性及雾化粒径考察)[J].中国药业,2022(01):45-48
A类:
注射用糜蛋白酶,雾化溶液,214TP,Spraytec,STP2000
B类:
雾化粒径,RP,HPLC,雾化吸入,吸入溶液,粒径分布,色谱柱,Grace,C4,流动相,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进样量,激光粒度仪,峰面积,精密度,重复性试验,RSD,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澄清,降解率,累积分布,中性条件,雾化效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AB值:
0.1683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