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棒连接翻修术治疗腰椎术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棒连接翻修术和常规棒替换翻修术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椎病翻修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椎病须行翻修手术的患者34例,其中17例采用常规棒替换翻修术治疗(替换组),17例采用新型棒连接器进行棒连接翻修术治疗(连接组).记录并比较2组初次手术节段、需翻修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2、6、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超过12个月.连接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替换组,手术时间短于替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显著改善,且术后2个月连接组VAS评分和ODI优于替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接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神经功能下降1例;替换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早期伤口感染1例;2组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翻修手术中采用棒连接翻修术可获得与常规棒替换翻修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文献关键词:
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手术后并发症;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再手术
作者姓名:
胡津铨;王晨;顾一飞;叶传禹;王新伟;袁文
作者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上海 200003;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务部,苏州 215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津铨;王晨;顾一飞;叶传禹;王新伟;袁文-.棒连接翻修术治疗腰椎术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J].脊柱外科杂志,2022(01):1-5
A类:
B类:
翻修术,腰椎术后,邻椎病,腰椎后路融合术,融合术后,手术中,海军军医,军医大学,学长,长征医院,换组,连接器,连接组,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患者随访,脑脊液漏,神经功能,伤口感染,组手,腰椎翻修手术,椎间盘退行性变,手术后并发症,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再手术
AB值:
0.2214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