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直接前方入路行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AA)行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安全性、临床有效性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因各种原因需要接受髋关节翻修术且手术入路为DAA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6.8±12.0)岁.初次髋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假体松动8例,磨损2例,骨溶解3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及是否发生并发症等,术后随访复查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等评估假体情况.末次随访评估患者的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12)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1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6.5±9.3)个月,其中9例为单纯的髋臼侧翻修,6例为髋臼侧及股骨侧翻修.手术时间平均为(148.0±56.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31±13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长(5.2±3.8)d,术后第3天CK较术前平均增加(535.4±238.5)U/L.术后患者双下肢不等长均在5 mm以内,翻修术后臼杯前倾角和外展角分别为20.4°±5.3°和39.1°±6.3°,健侧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垂直距离及水平距离分别为(18.0±2.4)mm和(30.4±4.0)mm,患侧髋关节重建旋转中心垂直距离为(19.0±2.6)mm,水平距离为(32.1±2.8)mm,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患者术后第4天发生髋关节前脱位,经手法复位后未再出现脱位外,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内均未出现感染、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迹象.末次随访VAS评分(1.8±0.9)分,WOMAC总评分(49.2±13.2)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2.1±11.1)分,生存质量生理总评分(PCS)与心理总评分(MCS)分别为(39.2±7.1)分和(53.3±6.3)分.结论:采用DAA行髋关节翻修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在选择适合的适应证前提下,可以充分重建髋关节,并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文献关键词:
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翻修;适应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章来;沈凯魏;肖垚;林飞太;翁艳;冯尔宥;张怡元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福州350007;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福州3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章来;沈凯魏;肖垚;林飞太;翁艳;冯尔宥;张怡元-.直接前方入路行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04):262-268
A类:
B类:
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翻修术,临床疗效研究,DAA,临床安全性,临床有效性,手术要点,回顾分析,手术入路,中男,平均年龄,髋关节置换,假体松动,骨溶解,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肌酸激酶,水平变化,术后随访,复查,随访评估,安大略,麦克马斯特,斯特大,骨关节炎指数,WOMAC,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简明,健康调查,SF,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时间,髋臼,侧翻,股骨侧,时间平均,中平,ml,术后患者,双下肢不等长,臼杯,前倾角,外展角,健侧,旋转中心,垂直距离,水平距,患侧,节前,前脱位,经手法复位,未再,患者随访,髋关节脱位,迹象,总评,生存质量,PCS,MCS,手术方式,适应证
AB值:
0.2868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