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Cup-in-Cup技术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早期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中采用Cup-in-Cup技术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早期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Cup-in-Cup技术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20例(20髋),男9例、女11例;年龄(64.6±9.8)岁(范围45~76岁)。翻修原因为假体无菌性松动17例、假体周围感染导致假体松动3例;PaproskyⅢA型髋臼骨缺损13例、PaproskyⅢB型7例。采用单纯髋臼侧翻修13例,髋臼和股骨侧同时翻修7例。术后随访时评估Harris髋关节评分,统计术中血管、神经损伤和术后假体脱位、假体周围感染及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X线片测量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和水平位置。结果:翻修手术时间为(110±25)min(范围80~180 min);术中出血量为(700±180)ml(范围500~1 600 ml)。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16例Harris髋关节评分在80分以上,2例评分为优、14例为良、4例为可;Harris评分为(84.3±7.5)分,较术前的(40.1±16.6)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34, P<0.001)。末次随访时患侧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由术前(34.2±3.3)mm降低至(18.6±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11, P<0.001);水平距离由术前(18.1±5.5)mm增加至(26.2±7.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95, P<0.001);术后患侧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较对侧[(12.2±3.3)mm]轻度上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73, P=0.018);水平位置为(26.2±7.3)mm,与对侧(30.1±5.5)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3.29, P=0.381)。无一例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假体周围感染及切口相关并发症。随访期间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及螺钉松动、断裂。 结论:髋关节翻修术中采用Cup-in-Cup技术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能获得较好的早期疗效,重建相对正常的髋关节旋转中心,假体初始稳定性和早期稳定性良好。
文献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再手术;髋臼
作者姓名:
臧加成;赵秀祥;马信龙;张银光
作者机构:
天津市天津医院髋关节外科,天津 3002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臧加成;赵秀祥;马信龙;张银光-.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Cup-in-Cup技术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早期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2022(09):579-586
A类:
B类:
髋关节翻修术,术中应用,Cup,Paprosky,髋臼骨缺损,早期疗效,翻修原因,假体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侧翻,股骨侧,术后随访,时评,Harris,关节评分,神经损伤,假体脱位,严重并发症,旋转中心,翻修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ml,随访时间,分提,患侧,水平距,对侧,上移,一例,相关并发症,螺钉松动,关节成形术,再手术
AB值:
0.2079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