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抑肝散活性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障碍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抑肝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障碍的可能药效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力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中药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反向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OMIM及PharmGKB数据库收集疾病靶标,利用R语言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相互作用数据,运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成分、靶点网络分析及可视化,使用AutoDock Vina及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经筛选得到抑肝散活性成分125种,预测靶点953个,85个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相关,抑肝散的药效作用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及抑郁症的多个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高度富集,PPI网络结果显示APP、MAPK1、STAT3等靶蛋白可能是抑肝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的重要作用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抑肝散活性成分与重要靶点结合活性较好.结论:抑肝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可以通过改善神经递质代谢、调节神经突触传递、减轻神经炎症等多个方面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障碍.
文献关键词:
抑肝散;阿尔茨海默病;抑郁障碍;网络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驰;郭蓉娟;任非非;于姚;李俊男;李阳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驰;郭蓉娟;任非非;于姚;李俊男;李阳-.抑肝散活性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障碍的网络药理学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2(02):124-134
A类:
反向靶点预测
B类:
抑肝散,分治,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障碍,网络药理学,药理学研究,药效机制,药力,分析平台,TCMSP,选中,中药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OMIM,PharmGKB,靶标,交集,功能富集分析,通路富集分析,String,蛋白相互作用,Cytoscape,靶点网络,AutoDock,Vina,PyMOL,分子对接,选得,抑郁相,药效作用,作用靶点,抑郁症,生物学过程,PPI,MAPK1,STAT3,靶蛋白,结合活性,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特点,神经递质,神经突触,突触传递,神经炎症
AB值:
0.3249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